学动物冬眠?人的身体在冬天也会切换“节能模式”
创始人
2024-12-24 17:03:29
0

天寒地冻的冬天,很多人会联想到万物凋零,时常感到情绪低落。近日,国外两位心理学专家撰文称,冬季会给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带来许多深刻变化。人体切换成“冬季模式”,身体多个器官面临考验。解读冬天带给身体的变化,并教你顺利度过寒冬。

身体在冬天会切换“节能模式”

美国精神病学协会估计,约5%的人会患上一种名叫“季节性情感障碍”的抑郁症,变得整天昏昏欲睡、感到生活失去意义、没有动力参加喜爱的活动,还有很多人虽然没有达到疾病程度,但也会出现类似焦虑和抑郁的症状。

学动物冬眠?人的身体在冬天也会切换“节能模式”

发表在美国《普通精神病学档案》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显示,“季节性情感障碍”的普遍增加可能与阳光照射减少、神经递质血清素(5-羟色胺)水平降低有关,在白天短、冬季长的北半球更常见。

有科学家认为,“季节性情感障碍”与动物冬眠期间新陈代谢降低类似,是人体为了适应能量需求较大的冬天而做出的改变,神经系统兴奋度下降、容易困倦昏睡、活动量减少等都有利于保存能量。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袁勇贵表示,冬季气温低、日照时间短,大脑中负责“催眠”的褪黑素分泌量增加,而负责“唤醒”的皮质醇分泌时间延后,因此会感到格外困倦。

比利时神经学专家还发现,人们在冬季保持注意力的能力最强,学习和工作上的表现最好。汤永隆解释说,温度低的环境更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头脑相对清晰,思考问题的能力自然会增强。

这5个器官最怕过冬!

除了思维和行为方式,寒冷还会促使人体其他系统做出调整,尤其某些器官很怕冷,有时稍微照顾不周就可能“罢工”。

⒈心血管受不了温差大

冬季最易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研究发现,每年1月是心脏病患者的死亡高发期。

寒冷会激活人体的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大、血管收缩“变脆”。

⒉呼吸道更加敏感脆弱

从鼻子到肺,整个呼吸道都会因为冬季寒冷干燥的空气发生变化。

鼻黏膜黏液分泌会减少,鼻子过滤病原体的作用会减弱。

学动物冬眠?人的身体在冬天也会切换“节能模式”

当干燥的冷空气进入上呼吸道,会使气道上皮细胞的纤毛运动能力下降,若发生呼吸道感染,纤毛变得更少更脆,其功能恢复长达2个月。

古人云“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畏寒畏热”,寒冷干燥易诱发哮喘、慢阻肺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急性发作或急性加重。

冬天来临,虽然生产花粉的树木陷入沉睡,但过敏门诊患者数量不会明显下降,因为室内过敏成为常态,尘螨、宠物、霉菌等都是重要因素。

⒊胃肠受凉代谢速度慢

胃对冷空气十分敏感,受到寒冷刺激易出现痉挛性收缩,若不注意保暖或过量食用生冷、太硬的食物,会加重不适。

另外,身体为了御寒,会减少胃肠血液供应,慢性胃肠疾病患者更易出现胃动力不足、腹痛、腹胀等不适。

还有些人一到冬天就食欲大增,对高油、高盐、辛辣食物来者不拒,但运动量减少,致使胃肠蠕动速度减慢。

⒋关节遇冷保护力减弱

关节周围皮下组织相对薄,血管遇冷收缩会影响血液循环,肌肉和韧带柔韧性降低,对关节的保护力减弱,易发生关节损伤甚至骨折。天冷还会刺激滑膜,使其分泌的滑液减少,导致关节摩擦力增大,突然换姿势时就会出现干涩或酸胀感。

⒌前列腺也会得“感冒”

前列腺有丰富的肾上腺素受体,受凉时极易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腺体收缩、慢性充血、尿道压力增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尽、尿无力、会阴部及小腹疼痛等症状。

冬天做好4件事至关重要

从身心关系的角度来看,身体健康心情会变好,心情改善了,身体状态也会提升。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互为因果的关系。

⒈尽量心态平和

冬季做到心平气和、内敛宁静,避免情绪急躁或压抑。多到户外晒太阳,有助驱散情绪阴霾、减少褪黑素分泌,振奋精神、愉悦心情。

冬季还应该经常参与社交活动、与亲朋好友交流,有助维持自身情绪稳定,提升幸福感。

⒉饮食均衡温补养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科主任医师李晓林表示,冬季万物休养生息,人也需要养精蓄锐,顺应“冬藏”的特点,因此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运动有度也是关键所在。

冬天气温低,汗液减少、不易口渴,但人体此时反而需要更多水分,建议每天喝够1.5—2升水。

日常烹饪多选择温补性食材,如山药、萝卜、豆腐、白菜、南瓜等蔬菜,羊肉、鸡肉等肉类,还可以适当加入核桃、花生、红枣等干果。

烹饪方式最好选择清蒸或水煮,少油、少盐、无糖,不食辛辣生冷,有助保护胃肠功能。

⒊适当延长睡眠时间

充足睡眠有利于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使人体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

睡前可以泡泡脚,驱除寒气的同时促进气血循环,有助改善睡眠质量。注意睡前少喝水,避免加重肾脏夜间负担或因夜尿过多影响睡眠。

⒋坚持运动控好强度

冬季运动不宜过早,老年人最好选择阳光充足、温度适宜的下午或傍晚运动,一周3次即可,快走、慢跑、太极拳、健身操、舞蹈、举哑铃、深蹲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注意运动前充分热身;结束时逐渐降低运动强度,并做好肌肉放松;遇到雾霾、雨雪天,应尽量避免外出运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宠物医院春季预防活动来啦!萌动... 随着春天的到来,宠物们的生活体验活动变得丰富,小虫虫也开始躁动起来,它们出现在草地、山川、河流,也可...
网友用火龙果给狗子染色大翻车,... 山东网友最近纷纷转发了一段视频,视频中的内容将一只狗狗染色后引起了热议。据视频发布者称,他看到其他人...
学动物冬眠?人的身体在冬天也会... 天寒地冻的冬天,很多人会联想到万物凋零,时常感到情绪低落。近日,国外两位心理学专家撰文称,冬季会给人...
国货自强,专业至上丨蓝爪——树... 2023年,“萌宠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宠物行业开始步入高质量发展进程。“单身经济”与“银发经济”群体...
广州客运开了3条猫咪专线,一人... 今年在广州的一些养猫人有福了!他们再也不用让猫咪独自留守,也不用绞尽脑汁的想用什么交通方式带猫咪回家...
省站开通宠物猫专线,需带检疫证... 近日,广州公交集团属下广州中运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推出携带猫类宠物乘车服务,可携带宠物猫的线路(省站出发...
聚焦宠物看病难、看病贵“宠物医... 为有效缓解宠物看病贵、看病难问题,8月18日,由京东金融、京东宠物、中国平安财产保险(以下简称“平安...
熟睡中的哈士奇突然被铲屎官一个... 虽然哈士奇是出了名的爱犯二,爱折腾,不过凡事总要例外,要是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哈士奇给我们的感觉就会...
90后夫妻收养流浪猫狗开“猫咖... 边喝咖啡边撸猫撸狗,类似的“猫咖”“狗咖”在城市中早已屡见不鲜。而在江苏徐州,有这样一家特殊的萌宠咖...
下雨天猫咪进门避雨,雨停了也不... 流浪动物无家可归,被抛弃以后也没有去处,只能忍受风吹雨打,没有它们的容身之处。不过,有些流浪动物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