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1年,英国科学家理查德·欧文在研究几块样子像蜥蜴骨头化石时,认为它们是某种史前动物留下来的,将其命名为恐龙,意思是“恐怖的蜥蜴”。
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的历史由来已久。对于地下埋藏的巨大骨骼化石,古代中国人一般都将其当作是传说中的龙所遗留下来的骨头。欧洲人认为那是“巨人的遗骸”。对于灭绝千万年的恐龙,人们向来都很关注。
7月10日,四川乐山,欧鸿涛先生在餐厅用餐,无意间看到院子里的几个坑凹有些奇特。由于工作原因,他对有关古生物的书籍、新闻尤为关注。他仔细观察后发现,这很有可能是恐龙足迹。当晚他通过微博联系上了中国地质大学邢立达副教授。经研究认定,这批足迹为白垩纪早期夹关组的雷龙足迹,十余个足迹组成了两道行迹。
邢立达副教授表示,本次发现的意义在于首次在乐山城区发现恐龙足迹化石,这是两只体长约八米的蜥脚类恐龙留下的两道行迹,他们在距今约一亿年前的古乐山干旱环境的河流边活动,留下足迹。这套沉积物,也是日后乐山大佛的基础。这次发现为该地区白垩纪早期的古环境、古生态增加了新的信息,也为日后在乐山地区找到更多的恐龙记录打下坚实基础。专家团队建议餐厅对足迹就地妥善保护,也希望这处恐龙足迹成为乐山一景。
2020年,张家口市宣化区发现国内面积最大数量最多恐龙足迹化石遗迹。 图源:河北经视
恐龙化石包括恐龙的足迹化石、骨骼化石、恐龙蛋化石。恐龙足迹是恐龙研究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留有恐龙脚印的化石,它有着恐龙骨骼化石无法替代的作用。骨骼化石保存了恐龙生前身后一些支离破碎的信息,足迹化石保存的却是恐龙在日常生活中的精彩一瞬。这些足迹不仅能反映恐龙日常的生活习性、行为方式,还能解释恐龙与其环境的关系,这些都是古生物学家梦寐以求的宝贵信息。
恐龙蛋是非常珍贵的古生物化石,最早于1859年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白垩纪地层中发现。据研究,恐龙蛋化石的形态有圆形、卵圆形、椭圆形、长椭圆形和橄榄形等多种形状。恐龙蛋化石的大小悬殊,小的与鸭蛋差不多,最小直径不足10厘米;大者的长径超过50厘米。蛋壳的外表面光滑或具点线饰纹。
我国是世界上恐龙蛋化石埋藏异常丰富的国家。广东省河源市是目前世界最多的恐龙蛋化石所在地,也是经国内权威部门认定的“中华恐龙之乡”,但近年来当地盗掘、私藏、买卖恐龙蛋化石的现象屡禁不止,珍贵的恐龙化石资源却面临不断流失的困境。
近日,广东源城警方成功破获一起盗掘、贩卖恐龙蛋化石案,抓获涉嫌盗掘古脊椎动物化石及贩卖文物犯罪嫌疑人王某, 现场缴获恐龙蛋化石160枚。
经审讯,王某对其自2020年开始通过网络等形式向他人收购转卖、盗掘贩卖恐龙蛋化石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经查实,王某非法获利20余万元,目前,犯罪嫌疑人王某已被源城警方依法刑事拘留,现场查获的疑似恐龙蛋化石已移交河源市恐龙博物馆。经相关专家鉴定,缴获的疑似恐龙蛋化石,均为白垩纪晚期的恐龙蛋化石,具有一定的科研和科普价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条规定,古脊椎动物化石出土就是文物,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保护,任何人均不得盗掘和倒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28条规定,盗掘国家保护的具有科学价值的古人类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化石,依照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论处。
研究恐龙有助于资源开发
恐龙已经灭绝了千万年,但恐龙研究一直是热门课题。目前,单就恐龙灭绝的原因,学者们就提出了很多种假说,比如小行星撞击说、气候变化说、物种进化说、骤变理论说等。
如此广袤的土地上,各种形态的恐龙化石相继出土,其中不乏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发现。
2021年底,一件保存在恐龙蛋化石中的完美胚胎亮相福建省科技馆。该恐龙胚胎化石有着7200万至6600万年历史,是迄今为止科学记录的最完整的恐龙胚胎化石之一。